強化社會資本 用態度解決貧窮
2024年1月23日

貧窮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,也是社會和政治問題。我們必須從多個角度來看待貧窮,通過聚合力量同行,我們可以增強影響力,推動改變和轉化;轉化的最終目標,不僅是生活條件的提升,也是一個實質的社會素養的提升,是對社會資本的尊重。

撰文:司徒永富

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默德. 尤努斯(Muhammad Yunus)曾指出,要真正解決貧窮問題,我們需要關注人的全面發展,而不僅僅是其經濟狀況。尤努斯通過他創立的格萊珉銀行(Grameen Bank)在孟加拉推行微型信貸計劃。這個項目通過為貧困人口提供小額無擔保貸款來幫助他們創業,從而提升他們的經濟地位和自我效能感,特別是對於婦女的幫助尤為顯著。這種方法不僅解決了物質貧窮的問題,也對解決心靈貧窮有着重要的意義。提到類似的既有創意又具社會效益的項目,我想起的有肯尼亞的M-Pesa移動支付系統。M-Pesa是一種以手機作為基礎的轉賬和微型金融服務,它讓肯尼亞的低收入群體能夠更容易地進行金融交易,對於那些沒有或只有有限接觸傳統銀行服務的人來說尤其重要。

另外,印度的自給自足村莊計劃(Ralegan Siddhi)是一個以農村發展為中心的計劃,通過水資源管理、可持續農業和教育提升,成功地將一個貧困的村莊轉變成一個繁榮和自給自足的社區。還有中國的扶貧計劃:中國政府透過大規模的扶貧計劃,包括基礎設施建設、教育投資和農業發展等多種手段,成功地將數億人口從貧困線上提升。這些項目各有其獨特之處,但共同之處在於它們都重視可持續性、互助分享、信任賦權,這是解決貧窮問題的關鍵因素。

在西方,有一個古老的民間故事,名為「石頭湯」,講述了幾個餓着肚子的外來人去到一個鎮子裏,動腦筋讓村民分享自己的食物給旅客的故事。(註:在不同的傳統文化地區中也有類同故事,包括「斧頭湯」、「鈕扣湯」、「鐵釘湯」、「木頭湯」等)兩個什麼家當都沒有,只背着一口大鍋的旅客到了一個村子,但是沒有村民願意與這些外人分享食物。這兩個人把鍋放了下來,裏面盛滿水,放了幾個石頭進去然後點火煮了起來。有個村民很好奇,問他們在幹什麼。旅客回答說「煮石頭湯」,而且說這個非常好吃,並說如果能夠借一些鹽放進去的話會更好。那位村民不介意幫忙,所以給了鹽放進去,過了一會有其他村民來問,於是又問村民借了胡蘿蔔放進去。接着愈來愈多的村民過來看並且往裏面加入了各種食材,最後湯煮熟了,就成了一鍋又有營養又好味的湯。旅客把鍋裏面的石頭都取出來後,就和村民分享了這鍋滿有人情味的湯。

——節錄自1月號《深圳危機》